移动性:嘧菌酯和醚菌酯相比,后者的内吸性和移动性稍显不足。

活性:嘧菌酯和醚菌酯相比,前者活性略逊一筹,但是杀菌谱更加广泛,性能更加稳定。

作用机理:嘧菌酯和醚菌酯均作用于线粒体呼吸链,前者可阻断复合体III的电子传递并破坏复合体II功能,而后者只能阻断复合体III的电子传递。

嘧菌酯与醚菌酯的区别,移动性、活性、作用机理不同

一、嘧菌酯与醚菌酯的区别

1、移动性:相比之下,醚菌酯的内吸性和移动性稍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而嘧菌酯则以其优秀的渗透性脱颖而出,这使得它在处理一些难以到达的病害部位时具有显著优势。

嘧菌酯与醚菌酯的区别,移动性、活性、作用机理不同

2、活性:虽然醚菌酯和嘧菌酯都具有高活性,但醚菌酯在某些情况下显示出更高的活性,这使得它在处理某些抗药性强的病害时更加有效。而嘧菌酯虽然活性稍逊,但其广泛的杀菌谱和稳定的性能仍使它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嘧菌酯与醚菌酯的区别,移动性、活性、作用机理不同

3、作用机理:二者均作用于线粒体呼吸链,但是醚菌酯主要阻断复合体III的电子传递,而嘧菌酯不仅可以阻断复合体III的电子传递,还可以破坏复合体II功能。

嘧菌酯与醚菌酯的区别,移动性、活性、作用机理不同

二、嘧菌酯的使用注意事项

1、通常来说,用于作物病害初期的药物,如霜霉病、早疫病、炭疽病、叶斑病等,会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嘧菌酯与醚菌酯的区别,移动性、活性、作用机理不同

2、然而,如果在作物生长的后期使用药物,作物表面应该与药物充分接触。喷洒时,水量应充足,喷洒均匀,不允许有渗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大全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大全立场。
克百威如何使用,针对不同虫害的使用方法不同
根区施药:防治稻瘿蚊,于播种前或插秧前,亩施5-6斤3%呋喃丹颗粒剂,使用后效果可持续40-50天左右。若想兼治蚂蝗,可亩用3-4
农业生产能力的载体和基础,包括作物种子、农业耕地等农业生产要素
作物种子:种子是农作物优质、高产的基础,种子要求饱满、品质好。农业耕地:耕地为农业基本生产资料,要求有一定肥力。农田水利:作物生长
50天的玄凤鹦鹉保温度数,保持在30℃左右即可
50日龄左右的玄凤鹦鹉需要保温,以30℃左右为宜。60日龄左右时,玄凤鹦鹉基本不需要再进行保温。但在撤除保温措施之前,需要观察幼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