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毒病有黑条矮缩病、橙叶病、黄矮病、条纹叶枯病、黄萎病等种类。

黑条矮缩病:由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病原可寄生在白背飞虱身上,发病时病株会变成青色。

橙叶病:病原寄生在电光叶蝉身上,侵染稻株后,病部从叶尖向叶基扩展,经过一段时间整个叶片变成橙黄色。

黄矮病:由水稻黄矮病毒引发,病原可寄生在灰飞虱身上。发病时,叶与茎秆的夹角增大,病株矮缩。

水稻病毒病的种类,有黑条矮缩病、橙叶病等

一、水稻病毒病的种类

1、黑条矮缩病

全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群众称为“禾公”。病源为黑条矮缩病毒,是近年发现的病毒新种,传毒介体主要是白背飞虱。黑条矮缩病症状特征:病株保持青色。

水稻病毒病的种类,有黑条矮缩病、橙叶病等

2、橙叶病

病原为类菌原体简称MLO,传毒介体主要是电光叶蝉。橙叶病症状特征:先从叶尖向叶基或从叶缘向中脉扩展,后全叶变为橙黄色。

水稻病毒病的种类,有黑条矮缩病、橙叶病等

3、黄矮病

又叫黄叶病、暂黄病,病原为水稻黄矮病毒(RYSV),传毒介体主要是灰飞虱。黄矮病症状特征:病叶与茎秆夹角增大,病株严重矮缩或丛枝,农民群众戏称“扫把头”。

水稻病毒病的种类,有黑条矮缩病、橙叶病等

4、条纹叶枯病

病原为水稻条纹叶枯病毒,简称RSV,传毒介体主要是灰飞虱。条纹叶枯病症状特征:同一丛禾常有病株和健株。

水稻病毒病的种类,有黑条矮缩病、橙叶病等

5、黄萎病

病原为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organism简称MLO,传毒介体主要是黑尾叶蝉。黄萎病症状特征:先从心叶发黄,而后叶鞘黄化,最后全株褪色变黄。

水稻病毒病的种类,有黑条矮缩病、橙叶病等

二、水稻病毒病的防治方式

1、清除杂草

用除草剂或人工清除的办法对秧田及大田边的杂草进行清除,减少飞虱的寄主和毒源。

水稻病毒病的种类,有黑条矮缩病、橙叶病等

2、推广防虫网覆盖育秧

即播种后用40目聚乙烯防虫网全程覆盖秧田,阻止稻飞虱迁到秧苗上传毒为害。

水稻病毒病的种类,有黑条矮缩病、橙叶病等

3、种子处理

(1)用于防毒治虱浸种使用的药剂有毒氟磷、菌必克、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等。

水稻病毒病的种类,有黑条矮缩病、橙叶病等

(2)具体方法可用菌必克20克,加10%吡虫啉10克,冲水8斤;浸种8小时以上,并且催芽24小时以上,然后播种。

水稻病毒病的种类,有黑条矮缩病、橙叶病等

4、药剂防治(“治虱防矮”)

主要抓好以下两个时期的防治工作,一是秧田期:秧苗稻叶开始展开至拔秧前3天,酌情喷施“送嫁药”。二是本田期:水稻移栽后15-20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大全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大全立场。
扬泰优208水稻种子特征特性,秧田播种量每亩10-15公斤
全生育期116.5天,比对照五优308迟熟0.4天。6月20-25日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10-15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1.5-2.
香禾优822水稻品种的特性,每亩插足基本苗8万以上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一般6月中旬至7月上旬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12.0千克,大田亩用种量1.0—1.
蒂两优6915水稻种子特点,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
福建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两年区试平均136.4天,比对照Ⅱ优3301迟熟0.1天。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