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选择:发生病虫害时,尽量使用毒性弱、残留少的药物。
适时用药:防治种传病害,播种前用药物拌种。田间发生病虫害时,于发生初期进行全田喷药。
科学用药:根据说明书决定药物的用量、浓度,不可随意增减。根据病虫害的类型确定打药方法、打药部位,并确保均匀用药。
轮换用药:轮流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物,可防止或减缓病虫害产生抗性。

一、防治温室瓜菜类病虫害的原则
1、药物选择
根据发生的病虫种类,有针对性的选用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做到对症下药。

2、适时用药
根据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及田间实际发生情况,确定防治时期。种传病害应以种子处理为主,个别植株发生病虫害时及时挑治和局部施药,必要时再进行全田喷药预防,但施药应在病虫害发生初期进行。

3、科学用药
按照农药说明书确定用药量及使用浓度,不可盲目增加用量和擅自增加药液浓度。根据病虫害种类及其为害部位,确定药剂防治的正确方式及重点施药部位,施药时做到细致、均匀。

4、轮换用药
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应轮换使用不同药剂,不要单一使用一种农药,以延缓病菌和害虫对药剂产生抗性及抗性发展的速度。

二、如何减少温室病虫害
1、只种植健康的种子、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
要从技术过硬、信誉优良的生产单位购买种子种苗,并保证其不带病虫害。

2、可能的话尽量种植抗病的品种
与其它农作物相比,花卉在抗病新品种选育上要落后一些,但无论怎么,当温室里存在着诸如灰霉之类的慢性病害时,选择抗病品种是特别重要的。

3、对外来和新生引进的种植材料进行隔离栽培
当种植的种苗来自不同的地方和生产单位时,将它们与原来种植的作物隔离开来栽培是很重要的。隔离过程中,隔离一直要进行到可以确定新的种苗无病虫害为止。

4、经常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1)温室内保持得越干净,病虫害发生和蔓延的机会就越小。这意味着温室过道和温室周围没有杂草滋生的现象。塑料水管及喷头没有随便地放在地上或泡在水池里。

(2)枯叶残枝以及废弃的花朵及时地从植株上摘去,垃圾没有随地乱扔,而是放在垃圾箱内。在大批量生产的一种花卉作物区内,其它的花卉种类不应当插入中间摆放,影响统一管理。

(3)在专门进行盆花上盆定植和转盆的生产区域内,操作前要进行处理,以减少病菌传播的机会。

5、监测虫口密度并尽量将其压到
(1)为了使收获的切花或盆健康无病虫害,种植者必须尽可能的把害虫的虫口密度压到,害虫不仅通过取食对植株造成伤害,而且会传播各种植物病毒。

(2)在经济上会造成相当大损失的昆虫是花蓟马,监测蓟马可用黄色和蓝色的粘虫板。监测虫口密度可以知晓温室中存在的害虫种类及其虫口密度。

6、通过温室环境条件的控制减少病害的发生
(1)温室内湿度越高,发生病害的危险性越大。这是由于高湿度条件下,大部分病害容易繁殖蔓延,温室内相对湿度的上限为85%。当相对湿度大于85%时,即使使用剂,病害仍然非常难控制下来。过高的湿度可以通过加热、通风等手段降下来。要防止植株叶片上长时间附着水滴。

(2)使用喷灌或喷头浇水时,在早上进行,以便使植株上的水滴在傍晚来临之前变干。要僻免过度浇水,否则会促进根腐病的发生,要使用排水性好的栽培基质。

(3)除非知道自然的土壤不含病原菌,否则不要在无土栽培中将基质与土壤混合使用,由于大部分土壤含有引起植株根腐的病菌。若采用地床的形式栽培,要保证地下无隔离层,不会积水。

7、防止植株遭受各种不良条件的刺激或胁迫
(1)植株遭受的胁迫越大,感染病菌的可能性也越大,避免植株遭受胁迫意味着植株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土壤中的盐分含量处于平衡状态,光照和温度达到植株生长的要求,营养平衡足以使植株处于发育状态。

(2)如果土壤中盐分过高,植株的根系就容易受到损伤。而受伤的根系就更容易感染病菌而腐烂。

8、经常检查种植作物的生长情况
(1)这样才可以掌握植物每个生长发育阶段的情况。有时检查也就是简单地在温室里巡视一遍。当有什么病虫害发生时,就能尽早知道,而不会大吃一惊。

(2)巡视时要走遍温室的各个角落,注意翻查叶片的背面,由于叶片的背面往往是害虫藏匿的地方。

9、未经许可,闲人免进
对于这条原则,即使的种植者也可能做不好,没有经验的雇员在温室里闲游乱逛也可能会成为病害传播的途径。没有必要地触摸植株,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可能会导致、病毒和传播。

10、将使用剂作为采取的手段
(1)即使种植者运用了前面的9个原则,仍然会有病害而必须使用剂。然而如果用好了前9个步骤,只需要少许的剂就可以解决问题。对于某些特殊的作物,预防性地使用剂是必要的,这时其它9个步骤也要作为预防手段结合实施。

(2)对许多种植户来说,因为地点、时间和经济上的限制,有些步骤是不能能做到的,而且同时做好9个步骤也是困难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好其中的若干个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