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株为收敛型,株高0.8米左右,有效荚数为37个/棵,粒数为82粒左右/棵。籽粒呈椭圆形,种皮呈黄色,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分别为20.3克、27.3克左右。

平均生长周期为110天,2004年在黄淮海北片夏大豆品种区试中,平均产量达到206.7公斤/亩,产量比对照品种提高了19.7%。2005年参加续试,平均产量为218.7公斤/亩,产量比对照品种提高了13%。

中黄37大豆种介绍,株高83.8cm

一、特征与特性

1、中黄37株高83.8cm,株型收敛,有效分枝有2.1个,单株有效荚数有37个,单株粒数有82.8粒,单株粒重20.3g,籽粒呈椭圆形,黄色的种皮并带有微光,百粒重为27.3g。

中黄37大豆种介绍,株高83.8cm

2、中黄37的平均生育期为110天,根据品质结果显示,在2007年,该品种的粗蛋白(干基)为44.44%,粗脂肪(干基)为20.23%,而在2008年,粗蛋白(干基)为48.28%,粗脂肪(干基)为20.28%。

中黄37大豆种介绍,株高83.8cm

3、根据接种鉴定结果显示,该品种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SC8、SC11、SC13株系,中感胞囊线虫1号生理小种。

中黄37大豆种介绍,株高83.8cm

二、产量表现

1、中黄37在2004年参加了黄淮海北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为206.7kg,比对照品种增产了19.7%,增产极显著。

中黄37大豆种介绍,株高83.8cm

2、在2005年又参加了续试,平均亩产量为218.7kg,比对照品种冀豆12增产了13%,增产极显著。

中黄37大豆种介绍,株高83.8cm

3、在2005年的生产试验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214.8kg,比对照品种冀豆12增产了3.8%。

中黄37大豆种介绍,株高83.8cm

三、栽培技术要点

1、种植时间

通常可在6月上中旬种植中黄37,种植地块的肥力应在中上等,一般每亩保苗1.3-1.5万株。

中黄37大豆种介绍,株高83.8cm

2、种植注意事项以及种植地区

(1)在苗期需要注意蹲苗,而在开花初期和鼓粒期需要注意防旱,一般在封垄前需要中耕2-3次。

中黄37大豆种介绍,株高83.8cm

(2)中黄37适合夏播,通常可以种植在北京、天津、河北中部、山东北部地区、江淮丘陵区和淮北区中。

中黄37大豆种介绍,株高83.8cm

(3)需注意,如果栽培条件不同,那么该品种的品质、产量、生育期、抗性等表现都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栽培方式,并正确的防治病害、虫害、草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大全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大全立场。
宛黄1号大豆种子介绍,普通型夏大豆品种
普通型夏大豆品种,平均生育期105.4天。播期和密度:6月上中旬足墒播种,适宜密度1.2-1.4万株/亩。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管理
蒙科豆21大豆种子特点,生育期111天
幼苗:叶片绿色,下胚轴紫色。播种期:5月上、中旬。密度:亩保苗2.0~2.4万株。该品种符合内蒙古自治区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濮豆756大豆种子特征特性,生育期96.2天
属中晚熟高蛋白、高油夏大豆品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5月下旬播种,根据肥力一般亩保苗2-4万株。施足底肥,合理追肥,播前每亩施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