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时间:初夏全天均可作钓,尤以梅雨天气和雨后晴天为宜。
钓点选择:一般选择在浅水区有水草的草洞、草缝等处以及洄水湾、铧尖、入水口、出水口、河岔口等处作钓,钓浅水。
打窝方法:一般在作钓前2-3天提前打窝,窝料以清淡味型饵料为宜,并且打窝时最好一次性打2-3个窝。
饵料选用:主要包括麦粒、玉米、蚯蚓、红虫、面包虫等自然饵以及商品饵、自制饵。

一、初夏怎么钓鱼
1、最佳时间
初夏的气温尚不算太高,只要不是气温骤然升高的天气几乎全天都可作钓,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天气和暴雨过后的晴朗天气最适合钓鱼,值得注意的是初夏雷雨天气多,现在的鱼竿很多都是碳素竿,碳素竿具有非常强的导电性,雷雨天高高举起的鱼竿活脱脱就是一根避雷针。

2、钓点选择
夏季钓鱼一般建议钓深水,但气温上尚不算太高的初夏则建议钓浅水区,原因是此时鱼儿往往还频繁活动于水域的中、浅层,例如可在浅水区有水草的草洞、草缝等处作钓,也可在洄水湾、铧尖、入水口、出水口、河岔口或有倒伏大树附近的浅滩等处作钓。

3、打窝方法
打窝是钓鱼人必须掌握的技能,尤其是野钓时打窝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钓获,初夏钓鱼最好能提前打窝,例如作钓之前2-3天便在选好的钓点处打好窝子,窝料要以清淡、自然为主,另外打窝时最好一次性打2-3个窝子,作钓时可根据鱼情在打好的窝子里轮换作钓。

4、饵料选用
(1)自然饵:初夏钓鱼可以用自然饵,包括麦粒、玉米、蚯蚓、红虫、面包虫等,其中麦粒、玉米等素饵要煮熟、泡制或发酵后再使用,蚯蚓、红虫、面包虫等荤饵可直接挂钩使用。

(2)商品饵:初夏钓鱼可以用商品饵,常用的有野战蓝鲫、九一八、疯钓鲫、螺鲤、4#鲫、6#鲫、天下鲫等,其中早春要用浓腥型饵料,仲春要用腥香型饵料,暮春要用香腥型饵料。

(3)自制饵:初夏钓鱼可以用自制饵,事实上很多高手都是用自制饵钓鱼的,自制饵的原料一般是面粉、玉米粉、黄豆粉、麦麸等,为了增强诱鱼效果还要加些虾粉、曲酒、蜂蜜等。

5、钓具搭配
(1)鱼竿:鱼竿是钓鱼最基础的工具,一支好鱼竿能带来更好的作钓体验,从用法上看主要有手竿和海竿两大类,在选择鱼竿时要综合考量钓法、钓场、鱼情、水情等因素。

(2)钓线:钓线是钓鱼最基础的工具,主要有尼龙线、大马力线、碳纤维线等,其中尤以尼龙线最常见,传统钓中用的一般是单线通钩,而台钓中钓线分子线和主线两部分。

(3)浮漂:浮漂是钓鱼最基础的工具,主要作用是传递鱼吞食钩饵的信息,原理是鱼触碰或吞食钩饵时钩饵会发生变动,从而判断是否要抬竿刺鱼,常用的是立漂和七星漂。

(4)鱼钩:鱼钩是钓鱼最基础的工具,因设计不同有伊势尼钩、袖钩、伊豆钩、新关东钩、溪流钩等数十种,早春钓鱼要根据鱼情、水情、天气、钓场等因素灵活选择鱼钩。

6、饵料配方
(1)鲫鱼:野战蓝鲫30%、九一八野战篇50%、速攻2号20%,开搓饵饵水比1:0.8,开拉饵加5-10%拉丝粉、饵水比1:1。

(2)鲤鱼:螺鲤3号40%、九一八野战篇40%、金版速攻2号20%,饵水比1:0.9开搓饵,开饵时要先加水将螺鲤3号泡软。

(3)草鱼:酵草30%、九一八野战巨物30%、九一八野战篇30%、金版九一八10%,饵水例1:0.8开搓饵,最适合野钓草鱼。

(4)青鱼:野钓7号50%、大无双20%、4号鲫10%、藻元素10%、钢弹2号10%,饵水比1:1,开饵时反复揉搓使饵料偏黏。

(5)鳊鱼:野钓草30%、野钓7号30%、大无双30%、尺上10%,开搓饵饵水比1:0.8,开拉饵加5-10%拉丝粉、饵水比1:1。

二、冬钓如何挑选钓位
1、晴天出钓
鱼类属于冷血变温动物,一旦水温条件受到气温影响而发生变化时整个生活习性也就随之变化,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冬季真正相对好钓的时间是“晴天”,尤其若连续出现一周左右的晴好天气,正如“秋钓阴天冬钓晴,五日阳光如钓春”,真要是冬天遇上这种少见的艳阳天气就是出钓的最佳时机。

2、向阳背风
冬季天气本来就寒冷,在野钓时无论是选择大水面还是小水面都要避风垂钓,比如一些河道常有回湾处就是很好的避风处,如果水区附近有植被成林遮住了阳光,可是同时也有非常好的遮风效果,这样水面不容易受到冷空气的影响,相反迎风的地方水温就会很低,所以选择背风的地方垂钓也是非常不错的。

3、食物丰富
哪里食物多哪里鱼成窝,如水草处、坑洼沟槽处、杂乱处、弯道处、入水口处、两水交汇处、倒树下、树桩旁、淤泥底、乱石堆、沟沟汊汊、喂食台、下风口、坡沿下等,这些地方对鱼最有吸引力,因为这里滞留的食物多,鱼一来此便久久不会离去,因此无疑便成了垂钓的好钓点。

4、远近合理
冬季钓鱼选择钓位要根据水温来调整,经常垂钓的人应该都知道水具有反常膨胀的性质,冬季一般都是深处温度比较的高,如果近岸水浅(小于2米)就要将钩饵抛投到远一些的窝点才会有不错的渔获,同理如果近岸水深(大于2米)水温就会比较的高一些,这种时候可直接使手竿近钓。

5、水位适宜
“冬钓深”是垂钓中的一项基本常识和众多钓友的一个习惯,但水越深氧溶量就会减少,即便是比较耐寒的鲫鱼、鲤鱼冬天通常也只在3~5米深的底层栖息,而并不是越深越好,尤其是鲫鱼在大好晴天的中午时分还会到更浅的一些地方去游弋觅食,因此冬季钓鱼时水位要适当。






